列宁遗体维护费用每年高达百万身体仅剩10%普京为何反对下葬

发表时间: 2025-02-24 23:08:35 作者: 新闻中心

  列宁的遗体仅剩10%,每年都要花费数百万美元维护,为何普京坚决反对下葬?

  这是让无数人都疑惑的问题,普大帝跟列宁又没有一点革命友谊,甚至两人生活的时代都完全不同,为何却要执着留下列宁的遗体,难道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目的?

  1918年8月,列宁在一次公开演讲中遭到了敌对势力的暗杀,虽然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性命保住了,却使本就受损的身体更是雪上加霜。

  1923年初,列宁的身体健康情况急剧恶化,甚至会出现了半身不遂、无法讲话等症状。随后在医生和政府工作人员的强烈要求下,才迫不得已放下手头工作,搬到了莫斯科郊外的一个村庄休养。但是列宁是一位意志坚定的工作狂,即使离开了岗位,他也没有按照医生的嘱咐休养身体,依旧坚持不懈的工作。

  由于长期高强度地工作,1924年1月21日18时50分,年仅53岁的列宁因积劳成疾溘然长逝。他去世的消息一个晚上就传遍了苏联各个角落。翌日,五十多名苏共高官齐聚哥尔克村,和列宁的遗体告别。那天列宁的遗孀克鲁普斯卡娅在真理报上发出呼吁,工人、农民们,我恳切的请求你们别把列宁逝世引起的悲痛发展为在表面上对他个人的崇拜。请不要给他建纪念碑,不要以他的名字命名各种宫殿,不要搞隆重的纪念活动,如果想纪念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那就多修建托儿所、幼儿园,多建造房屋、学校图书馆、医院,为残疾人盖房子。

  在考虑了克鲁普斯卡娅的意愿后,苏共二大表示要将列宁与十月革命阵亡的将士们葬在一起。然而,悲痛不已的苏联人民根本没办法接受这一决议。全国各地的电报、信件犹如雪片般飞进克里姆林宫,要求政府妥善保存列宁的遗体。使所有没能在葬礼前赶到的人,都能有机会和伟大的列宁告别。随后,在人民群众广泛支持下,苏联政府决定顺应民意,作出了永久保存列宁遗体的决定,并将这个艰巨任务交给了,由生物化学家巴尔斯基、解剖学教授沃洛比约夫主持的临时专家小组。

  不过,关于如何保存遗体却成了让专家们争论不已的头等问题。根据列宁自己的遗嘱,他应该被火化,然后埋葬。但当时苏共中央却觉得应将列宁的遗体永久保存,以供世人怀念。但是在当时很少有人了解该怎么样做防腐,而且由于列宁去世后,为了寻找合适的保存方案,他们把配比各异的化学药剂在各个年龄段的尸体身上反复实验,但是结果均告失败。

  一个月的时间悄然而过,列宁的尸体已经逐渐走样。他的双颚慢慢的开始凹陷,而脸色也开始变得灰白。于是大家只好先将遗体浸泡在了之中。

  但仅使用进行浸泡将会令遗体变得很可怕,并且跟着时间的推移,列宁的遗体已然浮现了尸斑。大家不禁焦急万分,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哈尔科夫大学的解剖学教授沃罗比约夫为他们带来了希望。

  巴尔斯基、沃尔普诺夫和沃罗比约夫三人夜以继日,反复实验,终于研制出了一种混合了蚁合醛液、甲醛等化学试剂的防腐药液。准备工作完成之后,他们开始着手解剖遗体。在将器官全部取出之后,三人满心期待的给列宁的遗体注射了刚刚研制出的防腐药液。

  在悉心照料下,列宁的遗体逐渐恢复生机,不仅日渐丰满起来,甚至变得容光焕发,尽显年轻时的神韵。列宁的弟弟德米特里乌里扬诺夫见到列宁的遗体时,情不自禁的表示,我现在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他躺在那里,就跟我最后见到的形象完全一样。

  但是这种防腐液,也仅只是能起到延缓遗体腐烂的作用,并不能永久性解决遗体防腐的难题。列宁遗体护理工作是一项繁琐且极其耗费资金的工程。

  根据要求,每个星期都需要向遗体中注射两次药物,并定期往遗体表面涂擦防护油。18个月后还得在药水中浸泡一个月。

  为此,科学家们又发明了一款特制水晶棺。内部保持16度恒温,湿度不超过70%,每日最少需要二十名专家24小时维护,这才进一步减缓了遗体腐败的速度。为了可以将列宁的遗体一直留存下去,斯大林组建了列宁墓研究所,聘请了一大批专家专门负责列宁遗体的保存工作。研究成员人数多时达到了150人,研究所的负责人是斯巴尔斯基博士。

  在他看来,好的保存办法是切除腐败的部分,然后再用人体硅胶填充代替,认真负责的斯巴尔斯基博士每周,都会在周一、周五两天定时检查列宁遗体的腐败情况,然后制定切除方案。

  可是苏德战争的到来,给列宁的遗体又带来了新的考验。在战争期间,为了让列宁的遗体不受到波及,苏联方面作出了对列宁遗体秘密转移的决定,随后负责这方面的人员接到命令后,做了很多例如防止震动、防止细菌感染,对温度和湿度来控制等一系列准备工作。那些人在严密的保护下,在1941年7月乘上一辆特殊专列,前往离莫斯科大概四千公里外的秋明。那时列宁的遗体四周堆满了冰块,工作人员每过一小时就得用酒精擦拭身体,防止微生物感染。

  但由于长达五天的行程,再加上环境的突然变化,遗体还是没办法避免的出现了腐烂。随后斯巴尔斯基第一时间召集有关人员商讨对策。为避免遗体进一步腐烂,列宁的一条腿随即被去除,而随后腐败现象并没有被遏制,身上大部分都慢慢的出现了腐败的征兆。

  为此,医生只能一点点地切除列宁遗体上腐败的部分,到最后遗体只被保留下了一个头部,剩余的都被火化,而缺失的那些则用硅胶进行填充。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经济一夜崩溃,大俄在继承了苏联军工遗产的同时,也继承了其薄弱的轻工业和庞大的内外债务,只能不断削减开支。据统计,到苏联解体前一年,其外债就已超越了惊人的900亿美元,而这笔债务俄罗斯将其全部承接了过来,还了整整26年才还完。

  可以说,为了还清外债,大俄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而就在这时,俄罗斯国内就是否继续保留列宁的遗体产生了巨大争执。其中主要有两种意见,包括莫斯科市市长在内的民主派人士都支持关停列宁墓研究所,并将列宁的遗体埋于土地之下。

  在俄罗斯学者看来,列宁作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统帅型的人物,他的遗体怎么样处理是一个标志性的符号,这关系到当下的世界怎么样看待社会主义的问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崩溃后,昔日的革命地俄罗斯在社会性质发生明显的变化后,革命遗产被冲击得七零八落。列宁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发起人之一的伟大导师,他的遗体也遭遇了异常尴尬的局面。如果背上他前进,那么他会成为制约俄罗斯发展的巨大包袱,俄罗斯的发展将要付出巨大代价。所以应该将其移出莫斯科红场。

  而另一种则认为既然列宁的遗体仅剩10%的头部,年年都需耗费巨资进行护理完全没必要,不如遵照其生前遗愿,让其入土为安。尤其是近几年,大俄在遭受西方围堵时,国内部分势力再度旧事重提,拿列宁遗体和列宁墓大做文章。甚至个别组织还发起民间调查,企图拿民间舆论向政府施压。

  对此普大帝霸气回应,尊重苏联的历史和列宁的成就,绝不会让其遗体火化或其他方式处理。如果毁灭列宁的遗体,就代表着彻底毁灭曾经的美好和价值观,必将导致混乱。正如列宁的名言,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