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眼科最大的能力就是不断突破创新

发表时间: 2025-03-08 07:38:43 作者: 产品中心

  “爱尔眼科最大的能力就是不断突破创新,在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中开创新局面,我们正通过国际化的品牌效应带动集团向前发展,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走好每一步。”冬日暖阳下,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说道。

  面对全球经济稳步的增长放缓的宏观大背景,各行各业都在打破“内卷”寻求“破局”。作为眼科领域的领军企业,爱尔眼科伴随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实现蒸蒸日上,以满足民众对眼科医疗日渐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需求为目标,在重重风险挑战中实现了自身的稳步前进。

  借助中国长期资金市场上市、医教研一体化发展、从中国出发布局全球、打造全生命周期的眼健康服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爱尔眼科始终把创新放在了首位,秉持着百年爱尔的长远目标,依靠强有力的韧性拓宽思路,实现总实力和品牌口碑的提升。

  走进爱尔全球总部基地内的长沙爱尔眼科医院,诊疗区、检查室外患者等待叫号就诊,手术室里眼科专家正使用先进的医疗设施对患者进行专业操作,室内整洁的工作环境、医生专业的素养让患者感受到舒心与放心。

  “2002年我们在长沙从4名医生、1500平米的六层楼医院起步,随后扩展到5个城市五家医院,先期依靠近视眼手术、医学验光配镜、白内障手术,把专业化、定制化的眼科服务带到老百姓身边,通过创新的供给更好地满足了全民多层级的需求。”陈邦回忆道。

  说起爱尔创办之初的场景,缺少资金、政策有壁垒、很难招好医生、办不了营业执照等困难陈邦历历在目,但在中国改革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民营医疗迎来重大契机,当时国家允许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让社会办医按照企业化方式高效率经营,这给爱尔发展奠定了“根基”。

  “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爱尔,爱尔眼科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步。”陈邦认为,企业在创办之初把握住中国医疗体系改革,针对国家支持不一样的层次的医疗服务满足市场需求的出发点,爱尔找准定位迅速实现了做大做强。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需要,聚焦眼健康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不断的提高我国眼科医疗服务可及性、公平性……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眼健康规划,为我国眼健康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而爱尔的发展正是将国家政策、规划目标落到实处的真实写照。

  “国家自始至终都在支持社会办医的发展,成长环境与政策支持慢慢的变好。”陈邦表示:回顾我国眼健康事业的发展历史,人民群众对视觉质量的要求经历了从“看得见”到“看得清”再到“看得好”的转变,这其中医疗技术实现跨越式进步是关键。

  以近视眼手术为例,它从最早的准分子激光,发展到目前的飞秒、全飞秒、ICL,以及各种个性化手术、全光塑等,治疗技术和手术效果是慢慢的变好,不断产生医疗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随着时下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用眼强度增加,对眼科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如近视、干眼症、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科疾病的患病人数持续不断的增加且呈现年轻化趋势,这为眼科医院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爱尔眼科正是顺应时代的发展,通过提升眼科医疗服务能力,完善眼科医疗服务体系,加强眼科基础与前沿创新,强化眼科专业人才教育培训,一步步实现规模扩大,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陈邦认为,从长久来看国家政策对眼科医疗行业的支持、人们眼健康意识的逐步的提升、技术的慢慢的提升等因素,都将为眼科医院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必将推动我们国家眼科总实力与影响力不断提升。

  爱尔眼科是投资的人心中的“眼茅”。2009年登陆长期资金市场可以说是爱尔不断寻求突破、努力创新发展的重要节点。目前,爱尔眼科已成为湖南上市公司总市值最高的企业,也是湘股中为数不多总市值超千亿元的上市公司。

  “最初爱尔申报的是中小板,但当时市场极度低迷,审核发行处于暂停状态,此时创业板即将推出的消息传来,鼓励创新的导向让我们决定抓住机遇,转到创业板重新申报上市。”陈邦对当时的果断决定很是庆幸,这给初创期的爱尔眼科插上了“翅膀”。

  爱尔眼科随后成为创业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之一,借助资本的力量成长为世界最大的眼科集团。如今,创业板上市公司已达1355家,市值总和超12万亿元,实现了从中国长期资金市场试验田到中国创新创业先锋队的升级巨变。

  上市后的爱尔眼科从管理规范、财务流程、发展模式、信息公开披露、投资者关系等方面不断重新“自我塑造”,摸索前进中一系列重大改革创新举措帮助爱尔找准了自身定位,让公司在眼科这个欣欣向荣的“赛道”破浪前行。

  “我们结合自己实际寻求突破,创新设立上市公司产业并购基金模式,它对推动公司网络快速布局和提升总实力起到巨大作用。”陈邦介绍,十多年里对骨干员工及核心人才进行股权激励,公司股份回购,董事、高管增持等围绕长期资金市场的运作,让爱尔实现了核心竞争力和行业话语权的稳步提升。

  对于发展中出现的很多问题,爱尔抱着改革、创新、尝试的态度去解决,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出发,全面把握事物、认识问题、处理问题。陈邦认为:爱尔眼科的成长历程是一部不断追求创新、狠抓医疗质量的奋斗史,20多年来爱尔最大的能力就是不停地改进革新的能力。

  敢于突破条条框框和既有模式,不断探索新路、开拓新局,爱尔眼科在中国医疗行业首创“医生合伙人计划”,以股权为纽带、以长期激励为导向,从根本上激发了医生的创造力和能动性,推动医生与医院同步发展。

  面对传统医疗体制难以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匀的问题,爱尔眼科在实践中创造出适应国内眼科诊疗的分级连锁模式,打造“横向成片、纵向成网”的立体化眼科服务网络,成功破解行业痛点。

  爱尔眼科还先后与中南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强强联合,在医院共建、人才教育培训、教学科研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并与高校联合发布合作研究报告、一起发展报告;同时在企业内部接连推出光子计划、博才计划、博士后培养等一系列精英人才培养项目。

  “突破创新贯穿了爱尔的整个发展史,如今我们提出‘创新驱动 科技爱尔’的长期发展的策略,就是想告诉每一位爱尔人要始终保持创业精神,在眼科行业发展的新时代更好地担当发展重任、勇立时代潮头,为健康中国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陈邦说道。

  2015年,爱尔眼科收购香港亚洲医疗集团有限公司开启国际化步伐,10年时间里爱尔眼科的医疗网络覆盖亚、美、欧三大洲,辐射人口逾20亿。截至目前,爱尔眼科品牌医院、眼科中心及诊所在全世界内超过900家。

  “爱尔最开始布局国际化的出发点很简单,眼光太窄永远难以实现超越,只有与国际最好的眼科医院、技术团队进行合作对接,通过打造全球性的国际大品牌来带动企业未来的发展,爱尔才能成为眼科行业的引领者。”陈邦对国际化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有前景并不代表要大干快干,爱尔眼科的国际化在谨慎中一步一步推进,每一步走稳健后再出发,这背后中国长期资金市场以及国内持续增长的业绩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2017年,爱尔眼科收购美国知名眼科中心AW Healthcare Management、欧洲最大眼科连锁上市机构巴伐利亚,帮助其更快、更有效地学习欧美对前沿技术的应用经验,帮助中国医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新技术、新方法。

  2019年,爱尔眼科再次“出手”收购东南亚头部眼科医疗集团ISEC,进一步拓展爱尔眼科国际化眼科平台。今年上半年,爱尔眼科欧洲分部收购Optimax集团,进军英国眼科市场,欧洲业务发展进一步提速。

  对于爱尔眼科国际化的目标,陈邦认为作为一家上市公司,集团海外布局要给公司能够带来盈利,并要把好的技术、管理经验带到中国来,可提升国内眼科的水平;同时,把中国好的经营模式、创业精神等优势向国外输出,爱尔在海外每一次并购都是团队充分论证的决定。

  “医疗企业出海和生产型企业出海大不相同,我们不认为在海外一定要派中国人去管理、服务,而是用当地的医生服务当地的病人,借助了解本地情况的当地人来管理,实现海外眼科业务的落地、成长。”陈邦解释道。

  每年爱尔眼科都会评选出海外的优秀员工及团队,并邀请他们前来中国爱尔总部进行走访、学习培训,让海外员工感受爱尔理念,通过“充电”持续成长,并将爱尔的企业文化带回去,从心里认可爱尔的愿景目标。

  陈邦表示:“爱尔要在国际上打出影响力,争取世界眼科领域的地位,首先要落实‘1+8+N’战略(打造1家世界级眼科医学中心、8家国家及区域眼科医学中心、带动其余N家眼科医院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助力提高我国整体眼科医疗能力,让中国眼科医疗发展赶超世界水平。”

  如今,爱尔眼科在医、教、研、产、投多个领域发力,凭借“强大的实力”和“不凡的定力”实现了稳步发展,这其中爱尔把夯实医疗质量作为平地建高楼的坚实“地基”,持续推升医疗质量,高水平、高标准服务全球眼科患者。

  “未来中国眼科行业应瞄准于世界眼科强国,要想立足于眼科强国之林,需要公立眼科与民营眼科良性竞争、和谐发展、各具特色。”谈及未来陈邦希望:爱尔眼科通过全球化的布局发展,实现在临床教学、科研转化、新技术孵化应用上为人类眼科学做出一份贡献。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