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形象趣味横生!中国空间站第二次太空授课圆满完成

发表时间: 2024-09-25 22:44:08 作者: 产品中心

  继去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首次在中国空间站完成“天宫课堂”授课后,时隔3个多月,“天宫课堂”第二课3月23日下午再次开讲。23日的天宫课堂上三位航天员都讲了什么,演示了哪些实验?

  在约45分钟的授课中,航天员生动演示微重力环境下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深入浅出讲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同时展示了部分空间科学设施,介绍了在空间站的工作生活情况。

  航天员 王亚平: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候。看!液体球迅速结晶,是否很像一个冰球呢?

  航天员 王亚平:同学们看,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水将两个塑料板之间连接了起来,是否很像是一座桥呢?

  在轨期间,航天员还把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手工艺扎染带上了空间站。

  航天员 王亚平:同学们好,我是太空教师王亚平。今天,我想给大家展示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个现象还和我们的祖国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请大家仔细观察。

  太空教师王亚平首先展示了太空拧毛巾与地面的明显差异,在微重力下,水附着在手上的神奇现象,并讲解了毛细吸附作用,为扎染技法介绍做好铺垫。 接下来大家期待的扎染演示开始了。王亚平首先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操作,使被扎结部分保持原色。

  航天员 王亚平:捆扎的手法直接影响最终作品的图案,是一个关键步骤哦,不同的绑扎办法能够产生不同的扎染图案,你们猜我一会儿会绑扎出一个什么样的图案呢?

  航天员 王亚平:这是扎染要使用到的染料粉,将它与水混合后就是我们要用的染料了。

  太空扎染让同学们一饱眼福的同时也更了解了祖国的民间传统文化,一起见证了千年民间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美妙融合。

  航天员王亚平:同学们看,蓝白相间的扎染作品就完成啦,是否很漂亮呢?这是我的扎染作品,同学们能够尝试不同的捆扎方式,来制作属于你们独一无二的扎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