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中国棉花供需基本平衡
发表时间: 2024-10-27 11:39:35 作者: 产品中心
2020年10月17日,在新疆玛纳斯县乐土驿镇轧花厂,工人在轧花车间忙碌。
棉,是百姓生活的必需品。今年,棉花产业的发展颇受各方关注。眼下,棉花已进入重要的生长期,中国棉花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如何?
近日,在由中国棉花协会和全国棉花交易市场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国际棉花会议(简称“棉花会议”)上,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与棉麻局副局长、中国棉花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红给了大家一颗定心丸:“本年度棉花形势呈现政策稳、生产稳,需求回升、进口增加,棉价相对平稳、供需基本平衡的态势。”
中国棉花协会的信息数据显示,5月纺织企业订单充足,生产稳健,下游市场整体产销顺畅,市场消费较好,纺织企业对棉花原料补库需求增加。
中国棉花协会会长高芳表示,中国棉花和纺织产业经受住了考验,既凸显了我国棉花产业在生产规模、产业链完备水平、商业模式创新速度等方面的优势,也显示了中国棉业人应对艰难险阻的底气和硬气。
“作为全球重要的棉花生产、消费、纺织品服装出口国,中国完全有能力应对挑战。但前提是,我们自身要不断锤炼、成长。”高芳坦言,我国棉花供给充足,但满足纺织发展需要的高品质棉花占比不足,且近几年有下降趋势;市场参与主体众多,但品牌影响力、产业协同水平和国际化运营能力明显不足;市场规模大,但标准、信息、人才队伍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行业发展需要更多有力支撑。
总体而言,中国棉花产业仍面临供给与需求不平衡、产量与质量不平衡、传统模式与可持续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华中农业大学校长李召虎分析说,我国棉花品质下降有技术方面的原因,需要在品种、农机农艺配套以及种植环节进一步细化,也有生产和管理环节的原因。他表示,通过一起努力,一定能种出高品质棉花,推动棉花行业高质量发展。
“要依托中国经济规模和市场逐步扩大的优势,加快棉花品牌建设,促进棉花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王伟建议,既要重视质量建设、提高棉花品质,也要强化品牌意识、发掘品牌价值,更好地塑造中国棉花品牌形象,推动棉业大国向棉业强国转变,满足人民棉制品消费升级需求。
在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副总经理杨宝富看来,数字化、网络化、电子化、智能化必然成为棉花和重要农产品产业未来的发展的新趋势。要加强涉棉企业间的合作,推动互联网、大数据、AI与棉花产业的深层次地融合。从行业发展规范、企业经营模式、棉农生产方式等方面为棉花这一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培育棉花行业增长新动能,助力棉花行业提质增效。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棉业一直在不断学习吸取各国棉业的经验与长处,在交流与合作中与各国棉业相互促进、互利共赢。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增长5倍,占全球市场占有率增长2.5倍;同时,棉花年均进口量保持在200万吨左右。
“我们尊重其他几个国家棉业发展的模式、特点和规律,同样,为世界纺织服装业繁荣作出巨大贡献的中国棉业,也应该受到公平对待和应有的尊重。”高芳表示,去年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后,将对我国纺织服装产业扩大市场规模、深化产业链合作产生积极影响。
王伟表示,在世界经济经历深刻调整变革之时,只有开放才能使不同国家相互受益、共同繁荣、持久发展。要共同维护自由、开放、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避免经贸问题政治化,更好地推动棉花及棉制品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棉花作为一种天然纤维,在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消耗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据统计,全球棉花消耗了2.6%的农业用水,占用了3%的耕作面积,却贡献了36%的纺织纤维。
高芳表示,放眼未来,中国棉业应该更好地参与高质量、可持续棉制品生产与销售,并以此带动棉花生产、流通、消费模式变革,扩大棉花这种天然、低碳、环保纤维的市场占有率,为守护地球家园尽一份责任。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棉业和纺织业要解决的最要紧的麻烦。17日,棉花会议举办“中国棉花”可持续发展项目启动仪式。项目旨在以“环境友好、品质优良、尊重劳动、全程可追溯”为核心理念加速带动中国棉花市场占有率,推动全产业链在品质、环保等方面的改善。
深圳全棉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消费端的首批公司参与本次大会。稳健医疗董事长、全棉时代创始人李建全表示,全棉时代将充分的发挥过往在标准制定方面的经验,助力打造“中国棉花”品质国货形象。
有着40多年历史的溢达集团,已形成了棉种、纺纱、染料、制衣辅料、零售出口等纵向一体化的供应链。溢达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溢达集团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陈海英表示,从2005年到现在,溢达已累计在能源管理方面投入达1.5亿美元。自2010年至今,单位生产能耗减少了20%,单位生产水耗减少39%。
“年轻消费的人在购买时除了关注产品的功能和品牌外,还会关注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性。”陈海英表示,尽管绿色零售意味着短期内成本的增加,但是随着业界的共同努力,会有更多的消费者理解并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品牌。(刘 瑾)
据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消息:围绕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需求,我国将谋划设立一批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建设一批农业科学实验站和数据中心,全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抓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兴清洁能源,为光伏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近日,北京大学联合国内外多个研究组,提出高密勒指数晶面相干生长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24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办实践十九号卫星载荷交付仪式。此次交付的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载荷包括主粮作物、经济作物、微生物航天育种载荷以及空间技术试验载荷等二十大类。
“1公斤DNA便可以装下全世界数据。”日前,北京大学张成、钱珑联合研究团队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并行“印刷”DNA存储策略,成功将信息打印在DNA分子之上,犹如在白纸上批量印刷信息。
日前,国仪量子发布全球首个AI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该系列新产品不仅具备AI功能,还将关键核心指标——信噪比提至全球顶配水平的10000:1,取得顺磁共振波谱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一项研究表明,自2001年以来,全球由森林火灾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了60%。相关研究10月17日发表于《科学》。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下称“规划”)。规划提出了中国有望取得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趋势。其中,在“宜居行星”主题中,太阳系考古、地外生命探寻等优先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是一种重要的癌症疗法,遗憾的是,该疗法应答率偏低——对少数产生应答的患者疗效显著,对大部分患者却难以奏效。因此,怎么样提高ICB治疗应答率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关键问题。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臧渡洋团队成功制备出地球上最“长寿”气泡,在声悬浮条件下气泡保持时间可达23分36秒,且在被直径0.8毫米的热铜针穿透时,悬浮气泡仍能保持不破裂。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理化所”)发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科研人员以地球玄武岩为原料模拟火星壤,并通过熔融拉丝技术,将其制备成连续模拟火星壤纤维。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未来人类有望就地取材,建设火星基地。相关研究论文于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交叉科学》。
10月23日是今年的霜降节气。有人会问,“霜降”的霜从哪里“降”?是像雨和雪一样从天上降下来吗?二十四节气中,霜降与白露、寒露等都反映了气温下降带来的变化,露和霜又有什么区别?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研究员詹海刚团队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研究员冯明等合作,首次从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涡旋在驱动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事件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涡旋会放大全球变暖对次表层极端温度的影响,加剧强热浪/冷浪的发生。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银线秒,就可以把青海的绿色能源输送到1500多公里之外的河南;一秒的输电量足够一个家庭使用两年……这就是神奇的特高压输电工程。
随着科幻氛围日渐浓厚,我国科幻创作队伍和读者队伍都在迅猛增长,科幻作家的创作热情高涨,中国必将成为科幻文学创作的热土。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规划部署了我国在空间科学研究领域拟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由该院孵化的中科永安(安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新一代智能化环保型压缩空气泡沫高效灭火技术工程化研发项目,近日通过安徽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工程化研发项目验收。该技术通过优化泡沫生成与喷射系统,可应用于各类复杂火灾场景中高效灭火,尤其对锂电池灭火具有非常明显效果。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以下简称港城大)成功研发出新型器件结构,可大幅度的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并简化生产工序、减少相关成本。研究显示,团队在改善二氧化锡层的氧空位缺陷后,器件的能源转化效率已超25%。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首个暗能量射电探测实验项目——天籁实验阵列,成功被平方公里阵(SKA)大射电天文台组织认证为SKA探路者项目,将为SKA提供新的科学探索机遇。
科研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更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 上一个: 华岭资本刘涛:松力生物处于行业领先
- 下一个: 全国医疗服务价格规范统一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