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48小时内中美头等大事有变!当着美国人的面中方率先把话说开
发表时间: 2024-11-08 11:17:10 作者: 试剂盒
据环球时报报道。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应约会见美国总统国际气候政策高级顾问波德斯塔。王毅说,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45年风风雨雨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中美应该做伙伴,而不要当对手;应该彼此成就,而不应恶性竞争;应该说话算数,而不能言行不一。波德斯塔表示,应对气变合作是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是美中关系的关键组成部分,也事关全球多边合作进程。美中携手不仅惠及两国人民,也将为全球带来更多福祉。美方愿同中方加强沟通协调,开展建设性合作。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刚刚离开中国,间隔不到一周,波德斯塔便来到中国,而且这两人都是由拜登直接任命的高级官员,等于是拜登对外的发声筒。随着美国大选日临近,美方对于加强中美沟通、管控中美分歧的意愿越来越强烈,至于双方是否会讨论中美最高层接下来的直接沟通,还需要等待官方发布的消息。虽然“气候特使”的职位并不直接参与美国政府重大决策,但是这个身份,却在中美交流的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2024年9月4日至6日,中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会议在中国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与美国总统国际气候政策高级顾问约翰·波德斯塔共同主持,各自同事参加会谈。根据发布,双方欢迎在中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下已开展的技术和政策对话,包括能源转型、甲烷、循环经济和资源利用效率、低碳可持续省/州和城市四个专题小组下的相关交流,并期待继续交流。
波德斯塔在与中国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和中国外长王毅会晤后对记者说:“尽管我们的双边关系中存在一些摩擦,但是为我们的人民和气候,我们也可以找到合作的地方。”
波德斯塔说,双方就即将于11月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进行了“很好的讨论”,达成协议设立一个新的基金来帮助发展中国家将是大会的首要任务。
报道说,美国正在寻求扩大该基金的出资者基础,但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大国担心,此举将“稀释”富裕国家的义务。
此次会议延续了近期两国高级别接触的趋势,高级官员已经或计划就气候和军事等很多问题进行讨论。加强双边对话对于解决共同关切、稳定关系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经贸领域。
报道称,此次会议是近期中美双方互动增多的体现。不过,美国在与中国的谈判中频繁使用单边措施作为筹码,这导致贸易谈判变得复杂。
有专家表示,当我们谈论与美国的气候合作时,落点不只是国际意义层面的环境保护,更是有关中国自身发展与环境的辩证关系:我们要如何在全球能源和环境资源的承载力下,实现高质量且可持续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的发展与全球气候息息相关,但不代表气候问题只是中国的问题。美国气候特使波德斯塔5月在华盛顿与中国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会面后就曾感慨:“我们一定要控制气候问题,没有比美国和中国更重要的国家来带头了。”
外界一致认为,在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两国政府对本次会谈的预期并不大。更别说启程返回美国前,波德斯塔还敢向中方施压,要求中国承诺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事实上,早在2021年初,美方就已提出过类似要求。如今,根据《巴黎协定》的规定,各成员应在2025年前,提交2035年的自主贡献新目标。在这种情况下,美方会将目光瞄准中国也在意料之中。有舆论认为,拜登政府之所以喊话中方大幅减排,就是想为今后四年的中美气候问题合作做铺垫。
拜登政府选的点十分精准,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事关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也是中美罕见能达成一致的领域。中国是碳排放大国,碳达峰和碳中和是既定目标,而美国同样如此,美总统拜登上台前就将气候问题作为竞选承诺,并出台了系列政策。以中美的影响力,如果能在气候问题上步调一致,西方国家和南方世界必将上行下效,达到实质性效果,怕就怕美国的言而无信。
现在,中美军事层面的沟通比较少,美国一直都是比较急切的一方。尤其是考虑到美国即将在11月迎来大选,美国现在急于稳定中美关系,因此连续派出代表团访华。当然,美国的动向,实际上也是符合中方期待的,此前在与沙利文的会晤中,王毅外长就明确提到,中美关系历经跌宕起伏,梳理其中的经验教训,有助于更好开辟未来,找到中美两个大国的正确相处之道。因此,只有加强沟通的频次和深度,中美才能化解分歧,更好地找到正确的相处之道。
- 上一个: KE科日光伏网
- 下一个: 京东方A获得新专利:导液装置引领医疗器械创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