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科技助力老经典焕发新魅力(深阅读·文化传承 古韵新风)
发表时间: 2025-01-04 08:52:11 作者: 稀释液
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习深刻指出:“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
一票难求的老电影、大排长龙的文物展、摩肩接踵的旧街区……涌动的文旅热潮,折射出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新魅力。本版今起推出“文化传承古韵新风”系列报道,记者访古都、走老街、看非遗,发现文化传承新亮点。
文化的生命力源于创新创造。着眼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习指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近年来,经典电影得到高清修复,古建筑“云端”展览,蚕丝与生物医学跨界携手……依托新技术、新手段的科学运用与探索,老经典焕发新魅力。
位于北京的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里人头攒动,最新4K修复的我国首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正在播出。
“旧貌换新颜”的不仅有83岁的《铁扇公主》。自电影档案影片数字化修复工程启动以来,中国电影资料馆已完成上千部老电影的数字化工作。“近年来,我们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出了人工智能、高帧率等新的修复方案。”中国电影资料馆数字资源管理部主任兼制作部主任黎涛说。
首先要对胶片进行物理修复。“对于老电影胶片的破损、褪色等,进行修补、加固、清洁,这是‘胶转数’的前提。”电影修复师王峥说。
“胶转数”,即通过专业设备对经过物理修复的胶片进行逐帧扫描和数字化存储,随后才能通过软件对影片进行数字修复。
走进“胶转数”机房,两台胶片扫描机正在逐帧扫描一部老电影的拷贝胶片,一旁的电脑监视屏前,工作人员目不转睛。“保存不好的胶片比较脆,扫描中容易断裂,这就需要人工拼接胶片后再继续扫描。”修复师胡晓彬介绍。由于早期电影胶片使用的材质极为易燃,大量电影消失在历史中。抢救易燃片、醋酸片等老电影胶片,像是与时间赛跑。“我们修复的不仅是电影,也是历史档案。”王峥说。
之后,老电影的数据被送到数字精修实验室,对影片的画面和声音进行修复。短短10秒,修复师点击鼠标6次,敲击键盘3下,影片上的一处霉斑被顺利清除。“我们主要针对霉斑、脏点、划痕造成的图像不清晰,进行特别细致的修复。”胡晓彬介绍,这个过程类似于“P图”,但电影是动态艺术,因此需要逐帧处理。据介绍,如此下来,修复师平均每人每天要点击鼠标2万次。
从2K到4K,从每秒24帧到每秒48帧,从黑白到彩色,我国电影修复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电影修复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修复版的《盗马贼》等影片代表中国电影在世界影展上展映。“电影修复不仅是技术的进步,也是文化的传承。要想让修复既契合当下审美需求,也保存胶片独特的韵味和质感,离不开艺术修复。”黎涛说。
为老电影调色是修复的重要内容。调色师孙帆介绍,坐在电脑前操作软件只是她工作的一部分,更多的时间花在查阅资料,或是与电影主创交流上。“电影中每一件衣服、每一个物件、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严谨考证。”孙帆说。
用心修复的老电影,与时代审美和年轻观众建立新的连接。从北京国际电影节到上海国际电影节,经典修复电影的展映常常一票难求。《劳工之爱情》的系列潮玩、《盘丝洞》衍生品帆布包……近年来,中国电影资料馆围绕老电影IP,推出文创产品、游戏衍生品等,广受欢迎。
脚下是白云,眼前是青山,随着镜头拉近,绵延的石窟和高耸入云的阁楼映入眼帘。在山西省太原市天龙山石窟景区,游客正通过全息投影,感受天龙山石窟的四季之美。
天龙山石窟在东方石窟造像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让更多人欣赏精美的石窟造像?“通过数字建模,复刻每一件石窟造像,让人们在手机上就能看石窟、了解历史。”天龙山石窟博物馆副馆长吴鹏程介绍,2019年起,天龙山石窟开始探索数字复原,搭建流失文物与其原始环境的虚拟合体,成为文物与科技融合的鲜活实践。
博物馆内,第8窟佛首造型优美。造像背后,是3D打印复原的背景洞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在展厅里,观众参观造像时,还可以通过数字屏幕,详细查看散落在海外博物馆和机构的石窟造像画面,并能进一步放大观察雕塑的局部。“这样细致地参观后,我才知道什么是‘吴带当风’和‘曹衣出水’。”来自陕西的游客温杰说。
在博物馆一旁的全息投影体验馆,屏幕上一件件有缺失的雕塑忽然发光,一条条丝带变成“飞天”形象游走一圈后,雕像缺失部分得以精准还原。“天龙山石窟充分利用沉浸影院、数字洞窟、全息影院等表现形式,展现石窟艺术,传承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吴鹏程介绍。
2014年以来,天龙山石窟博物馆在各级文物部门支持下,与国内外学术机构合作,在国外多个博物馆采集到流失造像的三维数据,实现11个洞窟的专业数字复原。
为加快推进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山西进一步健全古建筑彩塑壁画数字化信息保全档案。“目前,山西已实施云冈石窟、佛光寺、永乐宫等170余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6500余件馆藏珍贵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实现重点文保单位与馆藏珍贵文物数字化全覆盖。”山西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水温到了90摄氏度再煮茧,用稻草芯粘起蚕丝,先绕再钩,然后再绕到丝车上,要按照惯性踩车……”缫丝车前,年近八旬的顾明琪缓缓踩动踏板,盆里的蚕丝被慢慢拉出。顾明琪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蚕丝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辑里村的非遗展陈室内,他正向徒弟传授缫丝技巧。
南浔产出的丝绸色泽洁白、丝身柔润,明清时期便远销海内外,制作技艺传承至今。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在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现代化生产技术冲击下,大批手工技艺被埋没甚至遗失。非遗技艺该如何更好地传承与保护?
湖州建设了辑里湖丝馆,开展蚕丝绸文化科学研究,在南浔古镇为游客开设非遗体验专区,组织湖丝制品赴海内外参展……辑里湖丝不仅“活”了起来,也“火”了起来。
“国风走红,丝绸也在发展。”绫绢织造技艺传承人郑依霏说,绫绢以纯桑蚕丝织制而成,是湖丝技艺的一大衍生产品。融入当下生活,开拓全国市场,绫绢产品现在已经成为各大博物馆及文保单位用于书画装裱、修复的紧俏货。
绫绢产品的探索,是当地寻求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生动缩影。这几年,南浔区探索非遗技艺传承保护新模式,推动产业链不断延长,一根蚕丝连接大千世界。
传统非遗与现代科技在进行巧妙结合。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陶虎是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的创新应用人,一直在开发辑里湖丝新的使用场景。
“由于蚕丝光学性能较好,在高密度下可以储存数字信息,我们便提取出蚕丝蛋白制成存储硬盘。”陶虎说,团队还成功研发出人体内可降解蚕丝骨钉,并与医院合作,基于蚕丝蛋白材料开发了一种具有高度组织、器官适配性的植入式生物电子器件……各种跨界尝试,让非遗与科技擦出了新火花。
一代代手艺人的坚守与传承,保留下这根坚韧、神奇的蚕丝,为科学技术创新注入贯通古今的活力。“如果说曾经的蚕丝承载着文明与历史,那么现在的蚕丝则连接着科学与未来。”陶虎说。
- 上一个: Western Blot高效制胶秘籍:新手必知要害
- 下一个: 染色废水脱色剂使出水色度到达环保要求